咨询热线:400-606-1616| 登录| 注册| 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外汇资讯>正文

全球金融系统面临三大风险

 

       全球金融系统近年来度过了英国脱欧公投、中国经济减速和新兴市场动荡的难关。

  不过,在有关全球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体财政健康的最新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提醒称没有理由感到自满。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副主任达特尔斯(Peter Dattels)表示,在经历了这些短期风险后,市场波动性有所下降,发达经济体股市也实现了上涨;但是,中期风险正在积累,充满挑战的新时期即将到来。

  IMF列出了金融系统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

  首先是欧洲银行业面临的长期盈利能力危机。很多银行未能清理资产负债表上的遗留债务,投资者日益怀疑这些银行在当前结构下能否依然盈利。

  这并非只是市场的感觉。IMF估计,近来银行股的大跌行情可能到2018年都会限制银行的放贷活动。IMF还调查了280多家银行(涵盖了欧美银行系统的大部分银行),以了解经济复苏是否足以推动这些银行实现长期盈利。虽然绝大多数美国银行通过了调查,但近三分之一的欧洲银行未过关。

  银行业首先需要解决大量存在的不良贷款。这需要银行业主管部门改进在无力偿债方面的法规,多年来IMF已就该问题一再向欧洲提出建议。该机构估计,如果官员们最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欧洲银行业可以在这方面从净损失850亿欧元变为净收益600亿欧元。

  欧洲银行业还需要进行重组,以提升效率。IMF估计,考虑到如此多的银行分支机构只吸收了极少比例的存款,应该关闭该区域三分之一数量的分支机构,并将更多客户转移至数字柜员机,这将削减180亿美元的运营支出。

  IMF在年中发布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报告中表示,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德银“似乎是系统性风险的最大净贡献者”,其次是汇丰和瑞士信贷。

  IMF称,德银的重要性也凸显出加强风险管理、加大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以及密切监测跨境风险暴露的重要性。报告还指出,德国银行系统对外部构成的外溢风险,高于对国内构成的风险。

  美国司法部罚单引发对德银的担忧,已经产生了溢出效应,波及到了德国金融业甚至是欧洲银行业股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6月份曾经发布过一份关于德国金融系统的研究报告。报告提示,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德国金融系统承压已经非常巨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受负利率影响,德国的金融系统利润到2019年可能缩水25%。在盈利能力持续缩水的情况下,如今最大的商业银行德银又面临如此棘手的危机,德国的金融系统确实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受德银溢出效应的波及,stoxx银行类股价几乎无一幸免,均出现了相当的波动。

  其二,新兴市场风险的最前沿是公司债务问题。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中国经济意外放缓一起造成的冲击已令私营领域债务飙升,这成为借款人和更广泛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IMF表示,尽管发达国家的低利率已经为很多新兴市场公司重组资产负债表赢得了时间,但违约率可能上升。IMF警告称,很多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需要增强资本缓冲来应对这些损失。

  许多国家风险债务的规模已处于危险的高水平,印度、巴西、阿联酋和中国尤其如此。如果情况意外恶化,例如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中国经济更快速地放缓,或是美国加息步伐快于预期,债务规模可能会以危险的速度上升。

  这已经不是IMF第一次警示新兴市场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早在一年前,IMF就已经警示新兴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应当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债务违约率上升有所预防。

  IMF发布了一份为此次会议准备的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性报告中,经济学家在报告的一个章节中警告,根据历史经验,每次新兴市场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新兴市场企业的财务财务杠杆比例都会上升。

  在过去十年中,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得到了大量融资成本很低的资金支持。期间,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背负的企业债务从2004年的四万亿美元翻了四倍以上,在2014年达到了十八万亿美元。

  同时,IMF表示,在过去十年中,新兴市场中企业背负的债务总量与新兴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已经增长了26%。

  尽管与新兴市场债务水平相关的其他一些指标还低于历史最高值,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新兴市场企业债务本息偿付成本也预计随之提高。这意味着上次金融危机之后的企业低息融资时代即将结束。IMF认为,新兴市场企业债务成本上升将会对于新兴市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也警告称,始于2010年的新兴市场公司债发债热潮现在开始迎来偿还期。BIS的估计显示,从今年到2018年,偿债总规模将达到3400亿美元,较过去三年高出40%。

  BIS在提交给20国集团(G20)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高水平的公司债已导致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过热,因此增加了未来几年的财政风险。

  一些经济指标显示,巴西、中国和土耳其是最容易受到国内银行业危机打击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持有大量的私人债务并面临高偿债成本,这已在一些投资者中引起担忧。来自国外的热钱常常令这些国家的信贷周期恶化,因为本国银行往往会在国际借贷枯竭时提高借贷成本。

  联合国贸发会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警告称,由于很多国家过于依赖财政赤字和低利率来刺激现实经济,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债务违约蔓延的风险。新兴经济体企业债务已升至逾25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敲响警钟。

  联合国贸发会表示,全球正面临步入金融危机第三阶段的现实风险。这一危机在2007年末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随后扩散到欧洲主权债,随着资金流出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可能进入金融海啸的第三阶段。

  级机构穆迪发布的最新信用展望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近两倍,超过了经济增速和外汇储备增长,这可能导致这些经济体未来面临“系统性危机”。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亚洲的债务风险在不断上升,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报告指出,新兴市场政府和企业近年来持续利用廉价贷款和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的追求,导致截至2015年的外债规模增至82万亿美元,几乎是十年前30亿美元规模的近三倍。新兴市场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从2008年的40%升至2015年的54%。

  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外债中近七成是私营部门债务。自2005年以来,新兴市场私营部门外债以平均每年14.3%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公共部门债务的年均增速为5.9%。

  此外,中国的债务规模远高于许多新兴市场水平。虽然包括IMF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足以应对危机时期债务从金融领域转移的情况,但即便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导致程度更深的经济放缓,并影响全球增长。

  中国并不对其信贷投放进行掩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信贷投放就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中国自己的债务规模却总是遮遮掩掩。

  高盛表示,由于银行贷款和影子银行贷款的增加,以及不透明的贷款和账外资产的存在,目前无法准确估测中国国内整体贷款体量。高盛调查发现,中国国内的信贷体量远大于社会融资体量。据高盛测算,中国信贷体量大约位25万亿元,占中国GDP的36%。高盛得出结论称,中国经济对于信贷的依赖度非常大。预计中国国内债务还将继续膨胀并且拖累经济。

  也就是说,中国在通过变换形式隐瞒实际债务不断增长的事实。这导致中国国内实际债务体量会超出所有人想象。因为有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例没有被计入债务。中国政府虽然号称要“降杠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在不断加杠杆。对于债务的依赖度越大意味着中毒越深。这种模式持续时间越长,未来破坏作用也越大。债务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破灭,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正在一步一步迈向悬崖。

  中国的弱点一旦引起华尔街共识就会引来一大批金融大鳄分享中国泡沫破灭的盛宴。这也会加速中国泡沫的破灭并且直接引发系统性危机。因为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危机也必然会波及全球。

  穆迪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主权国家面临银行体系及国有企业债务构成的或有债务风险,且中国面临或有债务上升的风险。穆迪认为,涵盖所有行业在内,中国债务已经增加至GDP的280%左右。其中,国企负债佔GDP约115%,可能需要重组的国有企业债务或相当于GDP的20-25%。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中国债务占GDP的249%,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整体债务占GDP的237%。<来源:和讯外汇>

外汇资讯News

关于韵汇通
我们的业务
就业机会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网点查询
预定取现地点
使用条款
常见问题
在线预订服务条款和条件
隐私政策
关注我们

  微信号:YunForex